专访特辑:2025 亚洲RWA × AI高峰论坛嘉宾访谈录—Brian Tian
聚焦Brian Tian:从技术融合看生态共赢之道
据FXH.AI报道,2025年10月19日,亚洲RWA × AI高峰论坛由FXH.AI联合主办,在海南圆满举行。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金融、区块链、人工智能及投资等领域的顶尖专家,共同探讨现实世界资产(RWA)与人工智能(AI)融合下的行业前景、创新路径与生态共建方向。大会重点围绕“全球区块链趋势”“AI赋能资产透明化”以及“RWA国际化发展机遇”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,为产业升级与合规创新注入了新的思考与动力。
论坛结束后,我们特别对多位嘉宾进行了专访。本篇为Brian Tian先生的访谈实录——他从投资视角出发,深度解析了RWA的长期价值,剖析AI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趋势,并分享了其对全球资本市场潜在机遇与挑战的独到见解。

Brian Tian
Brian Tian自2018年进入区块链投资领域,创立Chain Fir Capital,是迄今唯一坐落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的Token Fund。团队成员来自毕马威、摩根大通等国际顶级金融机构,具备深厚的投研与风控能力。他发起成立全球区块链基金联盟(GBFA),现已汇聚全球百余家顶级投资机构,包括软银、高盛、摩根等世界级资本力量。Brian Tian 以其国际化视野、跨界思维和敏锐判断,被誉为Web3与RWA赛道的全球投资代表人物之一。
您如何看待本次亚洲RWA × AI高峰论坛在推动产业协同、深化技术共识以及引领全球化对话方面所起到的作用?
本次论坛无论在议题策划还是嘉宾阵容上,都代表了当下RWA产业的最高水准。RWA与AI的结合,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跨界,更是推动全球资产效率、透明度与合规性的关键动力。论坛为业界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思想交汇平台。
当前RWA产业在资产确权、估值、流通等环节面临的核心痛点,AI技术能提供哪些突破性的解决方案?
RWA产业的核心痛点在于资产确权复杂、数据分散、流通效率低和监管要求高。AI在整个流程中虽不能完全重构,但可以在文档处理、数据识别和自动化分析上提升效率,同时在资产发行后,通过智能交易系统增加流动性,从而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操作体验。
AI在RWA数据处理中如何平衡效率与安全?尤其是在敏感资产信息脱敏、隐私保护与合规性方面有哪些实践经验?
在RWA场景下,资产合法性和合规性是核心,技术只是辅助工具。AI可以加快安全审计和数据处理效率,但敏感信息的脱敏、隐私保护仍依赖区块链与法律框架。换言之,AI提升效率,但真正的安全和合规依赖制度与技术的结合。
从技术落地角度,AI驱动RWA Token化的关键路径是什么?目前面临的技术瓶颈(如跨链协同、智能合约风险)如何突破?AI赋能下,RWA产业的商业模式会发生怎样的重构?
驱动RWA Token化的核心动力是市场需求,而非AI本身。上市公司探索币股联动,实体企业尝试新型融资方式,才是真正的驱动力。AI可辅助数据处理和交易优化,但跨链协同和智能合约风险已经较小,关键是投资者对审计信息的关注度,而非技术本身。RWA的商业模式本质不会被AI颠覆,但AI会增加资产上链和人机协同的数据场景。金融机构可抓住投行业务机会,科技公司可提供上链技术和工具,而区块链平台则应优化生态建设,为技术社区提供更多RWA应用工具,实现“技术+场景+资本”的协同生态。
未来3 - 5年,AI与RWA融合的发展趋势及最先落地的细分领域有哪些?
AI与RWA融合最大的可能是将AI服务本身Token化,实现可切割、可流通的数字化服务资产。RWA最先规模化落地的领域仍是金融基础资产,如股票、纸黄金、基金、期货、稳定币等,而创新领域如供应链金融、知识产权、翻译服务等也具备潜力,为创业、产品开发和投资提供了新的机会。

金融变革新引擎,共筑全球产业价值新生态
通过本次论坛与嘉宾的深度分享可以看到,RWA已成为连接现实资产与智能金融的核心桥梁。AI的介入,让金融系统从“信息透明”走向“智能决策”,推动资产价值发现与风险定价进入新阶段。
正如Brian Tian先生所言,RWA不再只是单一的资产上链行为,而是一场关于全球金融体系重构的深层次变革。随着标准化、智能化与国际化的持续推进,RWA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,助力产业生态实现从资本协作到价值共赢的历史跃迁。